市民10月份需注意的疾病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阅读次数:

  

   进入10月份,我市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10月份需要重点关注的疾病。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10月份是农忙季节,长时间的野外劳动使得农民被蜱虫叮咬的机会增多,因此感染该病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建议市民从事农业劳动和野外活动时穿秋裤、袜子、长衣长裤,不要在草丛、树林中长时间坐卧,更不要在野外睡觉。一旦被蜱叮咬,之后2周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
  2、流感/人禽流感。寒冷干燥的空气会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各种病原体有可能趁虚而入;另外为了保暖,人们待在室内门窗紧闭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易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建议市民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膳食、保持充足睡眠、经常锻炼身体;建议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学生/集体单位职工等人员密集单位、公共服务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市民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并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为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建议市民不要购买活禽;烹饪禽肉、禽蛋时一定要煮熟、煮透;接触或喂养禽类时注意个人防护,做到讲卫生、勤洗手。
  3、流行性出血热。该病主要由携带病毒的鼠类传染给人。目前正值收获的季节,长时间的农业劳动使得农民接触鼠类的机会增加,同时在此季节鼠类也比较活跃,因此该病发病率在秋季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和三痛三红(头痛、腰痛、眼眶痛,脸红、颈红、前胸红)。市民若怀疑自己感染该病要及时就医、避免劳累。预防该病要经常清理居家及附近环境卫生,在住所内进行防鼠灭鼠;妥善保管粮食和剩饭菜,避免被鼠类污染;野外劳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鼠类;有鼠类活动的室内要进行湿式清扫,并佩戴口罩,避免经气溶胶感染;被鼠类咬伤后及时消毒处理伤口,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4、一氧化碳中毒。随着天气变冷,使用燃煤采暖的人逐渐增多,因使用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时有发生。提醒市民室内采用燃煤采暖时一定要安装烟道并加强室内通风;在无风、低气压等气象条件下更应提高警惕;睡觉时尽量采取其他采暖方式(电热毯或热水袋)。在燃煤采暖的室内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高度怀疑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