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团圆日,远方游子忙返乡,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到了,回家与亲人团圆过年成了他乡奔波游子的最大心愿,近日我市已经有一些到非洲打工的劳务人员陆续回家过年,其中有人回家后就发热,经确诊为恶性疟疾,在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外出务工返乡过年的市民:新春佳节团圆时,别把疟疾带回家。
“疟疾”病俗称“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经蚊虫为媒介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虫者(没有发热症状,血检出疟原虫)。疟原虫感染人体后经过9-30天的繁殖,引起疟疾发病。疟疾根据疟原虫类型分四类,最常见的是间日疟,病情严重的是恶性疟疾。
在非洲许多国家有疟疾流行,且以恶性疟较多见;在国内,中南部的云南、海南、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也有疟疾发病。近几年,随我市与非洲经贸交流加强,往来于非洲的流动人口增多,外出感染返回后发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疟疾发病典型发作分为三期。发冷期: 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38.5~43度℃。高热患者痛苦难忍。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间日疟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
疟疾的防治强调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早期诊断是减少疟疾重症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生的关键,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凡近期从疟疾发病地区返回的我市居民,或自疟疾发病地区来威海的外地居民,如果有发热,怕冷、寒颤、出大汗等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强调来往非洲的居民,应注意有恶性疟疾的可能。到医院就诊时要告诉大夫曾去过非洲或来自疟疾病区,有患疟疾的可能。对于近期有疟疾发作病史的回国人员,即使一次血液检查阴性,也要适当注意,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应向就诊的医生提供疫区居住史和疟疾病史等情况,以防延误诊治。
全程足量的规范治疗是确保治愈的重点,可以降低复发。目前,有许多非洲返回的打工者自备治疗药物,出现症状自行用药,不规范的用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治愈,容易造成疟疾经常复发,多次复发会引起贫血、脾大等并发症,由于免疫力的差异或治疗的不彻底,有的病人可成慢性。因此,发生疟疾后切不可自己服药或在个体诊所不规范用药,发热症状消失就停药除了容易造成复发,还可能引起疟原虫耐药,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强调疟疾疑似病人尽早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按照要求全程服药治疗。
目前我市各市区镇级及以上医院均能进行疟原虫检查,此外,在市中心城区设立了四处定点治疗单位,分别是:威海市市立医院、威海市传染病医院、威海市经区医院、威海卫人民医院,病人可根据家庭住址采取就近就诊的原则治疗。
疟疾病人和带虫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只要不再到疟疾疫区,多数不会重复发病,但间日疟病人需要在来年的4—5月份进行一次休止期根治服药。如果还要重回疫区,要注意在蚊虫密度较高的疫区使用蚊帐,外出穿长袖衣服,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疟疾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