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旅行卫生提示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9日 阅读次数:

(一)国际旅行提示

从国际上近期报告较多的传染病疫情来看,肠道和虫媒传染病疫情较为活跃,呼吸道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也有报道。到有关国家出行,应注意了解当地主要传染病疫情的种类和一般情况,掌握相关预防措施,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避免接触疫水和染疫动物,并严防蚊虫叮咬,必要时可提前接种相关疫苗。其中:霍乱等肠道传染病主要经口传播,到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登革热、疟疾、西尼罗热等为蚊虫传播,到东南亚、非洲、欧洲、美洲等有相关疾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注意做好蚊虫叮咬防护;人禽流感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死禽引起,应避免接触活禽,特别是来路不明的禽类和病死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外出旅行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勤洗手、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接种疫苗等措施防范。

(二)国内旅行提示

从国内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看,近期主要的传染病为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经接触和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另外食物中毒仍将处于高发季节。

鉴于我国国庆期间有互相探亲聚餐、举办婚庆等较为集中的习俗,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状况的复杂性、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状况,发生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旅行期间应切实注意饮食、饮水卫生,注意餐厅卫生等级和包装食品标签,尽量食用熟食,特别注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水产品。外出旅行期间应注意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减少感染机会。

(三)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有效防止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应教育广大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监护,如果旅行前夕或旅行期间出现健康异常,应及早就医、及时诊治,特别是当所患疾病为发热呼吸道疾病或怀疑为传染性疾病时,应推迟、取消或及时中止外出旅行,防止和减少各种疾病的传播。

(四)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各地卫生部门应做好节日期间的疫情监测工作和公共卫生监督,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及时发现和排除饮水、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重要隐患,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发现、处理和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及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国庆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