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锻炼,你看空气质量了吗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9日 阅读次数:
为了身体健康,户外锻炼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大家早上出门或出差前,都习惯看看天气预报,是否需要携带雨具。在信息化便利的当下,出门锻炼前,你是否习惯看看当时的空气质量状况?
我国有专门的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在这个标准里针对不同的空气质量级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其中包括了户外活动的建议。
建议明确提出:
1. 轻度污染天气: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2. 中度污染天气: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3. 重度污染天气: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4. 严重污染天气: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虽然不建议室外运动,大家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锻炼活动,例如室内跑步机。室内运动空气可能不流通,会存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但相对于雾霾所产生的颗粒物对肺部的伤害要小的多,不过跑步的时间不易太长。另外,还可以选择在小区楼层中跑楼梯,由于楼梯很多都在室内,这样间接地隔离了一部分的污染物质。当然,室内健身场所作为公共场所,建议配置空气净化器,尽量降低PM2.5浓度;有条件时,可采用新风装置引入新鲜空气,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