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蚊与疟疾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5日 14:05 信息来源: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阅读次数: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疟疾,俗称“打摆子”、“冷热病”,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肿大为特点。与结核病、艾滋病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共卫生问题。

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按蚊,叮刺吸疟疾患者或带疟原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人类。

按蚊一直扮演着“中间媒介”的角色,由于目前疟疾没有疫苗“武器”。对于疟疾的防制工作就围绕着“防和杀蚊虫”

全世界最致命的动物排行榜,人类的第一杀手,就是一只小小的蚊子。自然界三大吸血“蚊虫”家族之一,按蚊属,也可以称为“疟蚊”,因为主要传播疟疾,为蚊虫抢得致命动物榜首位置立下“汉马功劳”。

雌性按蚊叮吸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飞向人类再吸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是最致命的。

(来源:青岛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