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生存力较强,在室温和阴暗处的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在-6℃至-8℃能存活4-5年。结核杆菌对光线和射线敏感,酒精、含氯消毒剂、煮沸等方式均可将其有效灭活。家里有肺结核患者时,可采取以下消毒方法:
一、空气消毒 1.通风换气: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有效降低可吸入感染性飞沫核的浓度。建议每天至少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每次至少15分钟,注意空气应形成对流。 2.紫外线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房间,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杀灭空气中的结核菌。但请注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需确保室内无人。 二、餐饮具和茶具 首选物理消毒,煮沸15-30分钟,或按说明书使用高温消毒箱(柜)消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物体表面 对房间内的物体表面、地面、垃圾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注意含氯消毒剂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消毒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四、普通织物 1.阳光曝晒:衣物、被褥可在强阳光下直晒半日基本可达到消毒目的。 2.使用消毒剂:对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或采用其他衣物消毒液按照说明书使用。 五、手与皮肤 建议使用肥皂或其他洗手液,七步洗手法后用流动的水冲洗。不具备洗手条件时可以用酒精湿巾代替。 六、痰及口鼻分泌物 患者应将痰液吐在纸巾上,然后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痰液进行消毒。注意应日产日清。 另外在成功治疗前,建议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单独一室,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不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增加开窗通风的频次和时长(每天至少3次,每次至少15分钟)。同时,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结核病筛查和相关检查,一旦被诊断为潜伏感染者,建议接受预防性治疗。 (来源:山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