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身体危险信号,打工人需要警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09:50 信息来源: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阅读次数: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危险信号:

生理表现:长期失眠/嗜睡、不明原因头痛/胃痛、心悸/手抖。

心理表现:持续焦虑或情绪麻木、过度自我否定、丧失兴趣与愉悦感。

行为变化:工作效率断崖式下降、回避社交或暴躁易怒、酒精/药物依赖加重。

如果出现上述信号,推荐使用GAD-7焦虑量表、PHQ-9抑郁量表、职业倦怠测试等问卷测试一下。有需要请及时寻求帮助!

(二)如何应对?

1.焦虑情绪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分钟。“焦虑时间”管理:每天固定15分钟处理焦虑,其他时间专注当下。肌肉放松训练:从手到脚逐步紧绷再放松肌肉。心理稳定技术:蝴蝶拍、着陆。

2. 抑郁情绪

倾诉与表达:找亲友聊天、写日记或绘画。行为激活:制定每日活动计划,从简单任务开始(如散步、阅读)。

3. 睡眠障碍

固定作息:每天同一时间上床/起床,避免补觉超30分钟。刺激控制法:床只用于睡觉,睡不着就起身做放松活动。

4. 职业倦怠

时间管理:分解任务,优先完成重要事项。办公环境优化:摆放绿植、家人照片,营造温馨氛围。